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法治晋城

树立法治信仰 谱《民法典》新章

——沁水县龙港司法所全力推动辖区《民法典》学习宣传

时间: 2020年09月04日11:15 来源: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讯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全力营造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近期,沁水县龙港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组建了《民法典》宣讲团、小分队在全镇各村、各社区、学校开展以“树民法信仰,‘典’法之光芒”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作为《民法典》巡回宣讲的揭幕活动,近日,龙港司法所特邀龙港镇村居法律顾问、山西睿恩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丹分两期为全镇全镇调委会主任、网格员和法律明白人160余人次举办了两场以“学习宣传《民法典》,‘三零’创建促和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赵丹回顾了《民法典》编撰历程,总结了民法典的亮点,通过剖析群众身边关于物权、合同、家事、侵权等的鲜活案例引出《民法典》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多年律师经验,围绕买卖租赁房屋纠纷、婚后债务、高空抛物、非法集资、占地补偿、见义勇为免责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为与会人员做了精彩纷呈的系统讲解。

 

与此同时,为切实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8月27日,龙港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刘河利走进沁水县示范初中开展了《民法典》进校园专题宣传活动。

 

 

刘河利根据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通过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一些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鲜活案例,采取以案说法、以案学法,为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高空抛物的法律后果;未成年人参加高风险活动发生意外的法律后果;在遇到不法侵害时如何及时摆脱、防卫、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讲解贴近实际、通俗易懂,孩子们全情投入,听得全神贯注,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据悉,龙港司法所系列活动以“学习宣传《民法典》,文明创建法当先”为指导思想,组织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志愿服务者组成《民法典》宣讲团和小分队利用新时代理论宣讲快车、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赶庙会等机会深入社区,村庄、学校、企业等地通过普法宣传、法治讲座、村内大喇叭、电子大屏、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民法典》。

 

 

系列活动中,村居法律顾问结合案例就《民法典》中新增的亮点进行了重点介绍,深入浅出地为基层干部、群众讲解了法律援助、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相邻权等与大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解答了有关邻里纠纷、遗产继承归属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现场互动氛围浓烈,让群众在互动问答中感受到《民法典》就在我们身边。

 

截至目前,法律宣讲团共计开展《民法典》系列讲座20余场,宣传活动1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80余人次,现场解答相关问题90余条。

 

 

系列宣讲活动,让《民法典》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走进了群众心里,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清晰感受到《民法典》带给大家的“法治福利”,从而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龙港司法所将进一步加大对《民法典》的宣传力度,不断深入推进,务求全方位全覆盖地对《民法典》进行长效、常态宣传,充分发挥《民法典》宣讲团巡回普法及村居法律顾问贴近群众的优势,采用以案释法、走村入户、“摆摊设点”等形式以《民法典》学习宣传为抓手,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高基层依法治理、依法履职能力,让《民法典》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让《民法典》实实在在走到群众身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而推动全镇干部群众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吴振宇)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