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在高平市建宁乡曹家村,有一位80后巧手妈妈——秦燕巧,她利用空余时间,用针线将各种颜色、不同大小的彩色珠子手工缝制成漂亮的串珠装饰品,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带动了许多家庭增收。
今年36岁的秦燕巧是位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家庭妇女。“小时候看到妈妈绣鞋垫、做布鞋就特别喜欢,有空就跟着学。”秦燕巧回忆到。后来,她自购书籍学习针织手艺,仔细揣摩研究各种技法。而提起与手工串珠的缘分,还得从9年前说起,那次去姑姑家,看到姑姑邻居做的精美串珠,她爱不释手,对串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到家后,秦燕巧四处打听进货渠道,最终找到了“高平市串珠手工坊”。出于对新手的不信任,店主不肯进原材料给她。连续跑了5次,她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老板。而当材料拿了回来,却又遭到家人的质疑:“做手工浪费时间,万一不合格卖不出去,那就是在做无用功。”秦燕巧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第一批订单做好。那些日子里,她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确保每件产品都合乎要求。有时,遇到自己不满意的,毅然返工重做。
“当第一批货交货时,全部合格,这大大激发了我的信心。”秦燕巧说。看到她的“成就”,家里人开始改变了态度,支持她坚持下去。做的时间久了,秦燕巧积累了一批老客户和长期稳定的订单。订单量大时,秦燕巧就把部分订单分给村里的一些全职主妇,带动她们一起赚钱。“出去打工的话,时间受限,也照顾不到家里,跟上燕巧做串珠,既照看了家里,一年也能挣几千块钱补贴家用,”村里的一位全职妈妈告诉记者。
闲暇时,秦燕巧就坐在院子里教村里的人串珠。“左线右珠、上串下过、过一加四……”小院里回荡着“串珠会友”的欢声笑语,不仅丰富了大家的闲暇生活,也促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下一步,我想在周边几个村发展几个代理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增收致富。”秦燕巧信心满满地说。(姬丽娜)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