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小康晋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特色种植托起“小康梦”

时间: 2020年08月18日15:42 来源:晋城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再过段时间,核桃就成熟了。”在高平市陈区镇张家庄村的百亩核桃园里,村民闫恩志一大早就在地里忙碌起来,给核桃树施肥、喷药,做好果树病虫害防治。“我们这些老人,重活干不了,守家在基地干活一天有四五十元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挣七八千元。”眼看着马上能摘的核桃,闫恩志的干劲儿更足了。

 

过去张家庄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两委班子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最终决定流转土地200亩,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经过三年的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村委委员王建芳算了一笔账:去年核桃的产量在旱的情况下收获1万公斤,市场价为每公斤16元,1万公斤就是16万元。除了打药等各方面费用,村集体净收入七万元。这对于一个零收入的村来说,那可是不小的收入,大家都非常高兴。

 

当核桃园发展渐渐步入正轨时,张家庄村又开始发展黄梨产业。去年,依托铁炉贡梨合作社,由村集体出钱流转50亩土地,让村民们种植梨树。“这个树枝已经超过60厘米了,现在得赶紧把上面的系住,否则容易被风刮折。”当前梨树已经到了生长关键时期,村党支部书记闫晚志一有时间就到梨园和技术人员探讨种植技术。因为梨树收益时间比较长,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村两委还积极引导村民在梨树间套种了油葵、土豆、红薯等。

 

有了产业,村民增收的门路被打通了。如今,张家庄村又将目光放在了人居环境整治上,拆老旧建筑、建美丽乡村,除陈旧垃圾、造小康新村。如今,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个个游园相继建成,一幅老村旧貌换新颜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郭亮)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