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小康晋城

擦干眼泪继承父业 扶贫路上绽芳华

记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郭子涵

时间: 2020年08月27日10:58 来源: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在陵川县的脱贫攻坚一线,战斗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通透民情,熟悉政策,通晓业务;他们多是“85后”、“90后”甚至“95后”,他们用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 勠力攻坚在脱贫一线激扬着青春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第一书记。在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今天走近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郭子涵,一起聆听她的扶贫故事。

 

郭子涵一个95后姑娘,任职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2019年8月2日她的父亲郭建平同志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承受了失去亲人痛苦的她没有一蹶不振,待缓过神来擦干眼泪,女承父业,毅然踏上父亲生前的路,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她用自己满身的光芒照耀着台北村,用这样的方式与父亲相随。

 

 

夏去秋来,陵川县城下着淅沥的小雨,从县城出发经过4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台北村委。雨中一个瘦弱的女孩撑着雨伞,手拿笔记本….工作人员忙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书记郭子涵,原来郭子涵正要走访入户。

 

 

 

“这是我们新建的广场,文化墙是今年画的,农闲时节,村民们都会出来走走,在这里跳广场舞!”郭书记介绍着眼前的村子,一个崭新的台北村在雨中美得那样安静。谁曾想到这个瘦弱的95后女子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努力,才把从父亲手里接过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充满希望走向小康生活的美丽乡村。

 

台北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西南大山深处,因地处九仙台以北而得名。郭建平是郭子涵的父亲,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职工培训中心主任。2017年12月,他由晋城市委组织部派驻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担任第一书记,并兼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当时,台北村有101户、3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45人。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扶贫工作排在附城镇倒数第一。面对困境,郭建平带领工作队一头扎了进去。驻村近两年时间,郭建平的脚步走遍了村里的每户人家,村里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每一位村民都把他视如亲人,村里群众的大事小情他都不遗余力帮助解决。

 

驻村的近两年中,郭建平带领扶贫队员严格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是陵川县执行驻村帮扶制度最好的工作队之一。2018年3月,驻村工作队被陵川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3月,驻村工作队被陵川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红旗单位”,2019年6月,公司扶贫工作在全市脱贫工作考核中评为“好”。2018年7月,郭建平被陵川县附城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3月,他又被陵川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

 

如今,台北村变美了,村里的贫困户就要脱贫了,而为这片热土付出了全部热血的郭建平在2019年8月2日,年仅51岁的他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面对急诊室里的父亲,郭子涵虽竭力呼喊,但却始终没有回应,父亲永远离开了她和母亲。

 

悲痛过后,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大二入党,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郭子涵冷静了下来,当时晋城市委、陵川县委先后作出《关于向郭建平同志学习的决定》。陵川县委决定,按以往“因公殉职安排子女”的惯例,招录郭子涵到县人社局工作。这时的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和父亲在一起,接受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期望,选择到台北村扶贫,继续完成父亲未竟的扶贫事业。

 

“父亲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组织却给了他那么多的荣誉。正是组织对父亲的认可、乡亲们对父亲的热爱,指引我走进扶贫领域。”这一席话是郭子涵投身扶贫的初衷。

 

2019年9月2日,安静了许久的台北村热闹了起来, “郭建平的女儿郭子涵来做第一书记了”村子里沸腾了起来。那一夜,黑了许久的房间亮起了灯,稚气未脱的郭子涵开始了她的扶贫路。

 

她吃住在台北村没有感到孤单,这里处处充满着父亲郭建平的气息,住的是父亲生前住过的屋,走的是父亲生前修筑的路,做的是父亲曾经日日夜夜做的事。

 

一年的时间,郭子涵的脚步踏遍了台北村的角角落落。这里的父老乡亲亲切的称郭子涵“小郭书记”,人虽小确能办大事,任职以来,郭子涵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了解村民农耕备耕情况;积极参与村中整体规划方案,村民的危房改造等等相关的村民生产生活事情;她的这颗扶贫心父老乡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村民说:“小郭书记不容易啊,你们看看村里现在一点一滴的变化,就知道小郭书记付出了多少,作为村里的长辈我们为台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感到自豪。”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郭子涵与全村村民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苗木种植规模,增加村民收入;创新扶贫方式,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和谐稳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发展氛围;积极筹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便利老人就餐,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煤改电”项目,解决村民冬季取暖问题;积极开展“六送一讲”活动,增强脱贫信心;顺利完成郭建平同志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新建文化长廊、四角凉亭、特色牌楼、烈士塑像;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利用青山绿水的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初,听到郭书记的女儿来我村当第一书记,我很感动,但也很担心,她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社会经验,怕她担不起这个担子。没想到,她踏实能干,不懂就问,做事坚持,很有她父亲身上那股韧劲儿。”台北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新说。

 

如何让台北村发展的更好,郭子涵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打算以连翘茶加工扶贫车间作为群众增收的突破口,同时发展桑叶茶、蒲公英茶等多种药茶产业,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多措并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实现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在建设完成的“郭建平精神教育基地”郭子涵回忆着父亲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此时的她更加坚定信心一定会沿着父亲的路继续走下去,尽己所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

 

今日的台北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日新月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美丽乡村的崭新蓝图初步展现。(孙爱国 白冰)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