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今年秋天,两亩紫苏卖了2900多元,6.4亩连翘保险和补贴拿了4700元。”提起今年的收入,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庙村低保户杨保龙和老伴儿乐得合不拢嘴。搭上市总工会的扶贫“快车”,双庙村百姓走上了幸福致富路。
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庙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地下无资源,发展无产业,老百姓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75人。
2015年起,市总工会开始结对帮扶双庙村,第一时间选派精兵强将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开展实地调研,寻找脱贫致富门路。经过专家考察论证,决定依托优势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不到一年时间,双庙村就建起了百亩连翘生产基地。
“一方面,双庙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适合种植连翘,另一方面,连翘的效益也非常可观,按照每公斤12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开始挂果以后,预计每亩地的收益能达到1200元左右。”市总工会派驻双庙村第一书记杨锦华介绍道。
村民杨保龙种植了6.4亩连翘,一年预计可收入将近8000元,再加上市总工会给种植户每年每亩500元的补贴,单种植连翘一项,就可收入超万元。然而,由于连翘有自身的生长周期,三年开花结果,五年才能丰产。前景很美好,可是老百姓看到的只有眼前利益,为了让老百姓既要看到长远利益,又能尝到眼前的甜头。杨锦华听闻隔壁村开了一个紫苏加工厂,他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明确收购标准,弄清收购价格,谈妥收购意向,回到村里,挨家挨户发动乡亲们种植紫苏。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双庙村种植了11亩紫苏,按照每亩1500元的收入计算,增收16.5万元,特别是由于提前联系好客商,收割完就全部收走了。看到收益这样好,乡亲们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第二年,又种植紫苏39亩,共收入50余万元。
2019年秋天,双庙村的核桃喜获丰收,但因个头小品相不好,造成全村5500斤核桃积压。为此,杨锦华和驻村队员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将核桃捣成核桃仁,初加工后进行售卖的办法。说干就干!扶贫干部们变身“带货倌儿”,以自己的朋友圈为媒介,发布山货信息,一时间订单纷至沓来,外地的就自掏腰包邮寄,本地的就利用周六日时间送货上门,短短1个月,共销售出核桃仁、小米、杂粮、蜂蜜等农产品2776斤,收益44388元。
今年到了连翘挂果期,但是由于受倒春寒影响,只有三分之一的连翘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杨锦华一方面积极为乡亲们联系发放工会补贴款,一方面向保险单位争取赔付款,这才有了低保户杨保龙4700元的连翘地收入。
短短几年,双庙村大变样,奔小康的路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5年来,市总工会共计为双庙村投入帮扶资金133.4万元,建起了村支部阵地、改造了村容村貌、打造了百亩连翘种植基地……2015年,双庙村贫困户人均收入3024元,2017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退出,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681元。
做大做强连翘产业,有序扩大紫苏种植规模,加强农产品消费扶贫,幸福双庙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制。杨锦华深知,扶贫路上没有终点,只有初心不改,真心为民着想,真心为民服务,双庙村百姓的幸福致富路就会越来越宽广。(樊慧宁 武雁)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