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中村村工作队脱贫攻坚小记
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讯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中村村工作队是该局派驻的三支扶贫工作队中其中一支,负责泽州县柳树口镇中村村的帮扶工作。自2015年进驻村以来,该工作队就坚持一队三人驻村,围绕帮扶的目标任务,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行动,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帽子,16户贫困户按照现行标准全部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年后,该工作队以村为战,在巩固提升扶贫成效上做文章,进一步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扶贫资料,落实帮扶措施,提升产业效益等。
如今,该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委班子齐心了,村庄干净了,路通了,水进家了,村民高兴了……
贫困村的变化,倾注了驻村工作队辛辛苦苦的努力和无怨无悔的付出。
明思路 齐思想 增强攻坚合力
刚到村时,驻村工作队面临的是村“两委”无办公场所,班子人员不齐整和管理混乱等局面。临近村的百姓曾善意的提醒:“你们帮扶的村在我们这一带是有名的‘难斗村’,你们的工作会很难。”驻村后,不久遇到的事情验证了他所说的话的真实性。
面对困局,工作队与村两委支书、主任进行了深入沟通,就如何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按照泽州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要求和部署,通过帮扶政策举措,物尽其用来服务于本村的村集体、贫困户和村民的总体思路,使脱贫帮扶工作驶入了快车道。
2017年,建起了村“两委”阵地,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利用村原小学的院落,对原有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和改建,购置了办公桌、椅等,建起了村党支部办公室和村委会议室。我们工作队通过社会捐赠渠道,为“两委”争取到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基本的办公用品,保证了“两委”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党支部完善了相关的党建制度,坚持“一课三会”,党员能够开展生活会,正常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促进了“两委”的通力合作,扶贫工作拧成了一股力量。
分类别 严梳理 完善基础资料
保证资料的规范性,直接体现了扶贫工作的过程和实际成效。整理一户一档、帮扶措施、项目实施等资料全部拿到县扶贫办找专业人员审核把关,得到了他们工作的肯定。
2018年9月份开始对扶贫资料进行规范性整理,也正是这次资料的整理,使工作队对帮扶村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按照规范扶贫资料的要求,工作队把以前的资料全部进行了分类、梳理,经过一个多月的仔细整理,有了初步的规模。
2019年,工作队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陵川、沁水等地现场参观和学习,又重新把整理好的资料拆开梳理归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整理。同时,还到本镇的东石翁、神直等村认真求教,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和方法,补充存在的漏洞。保证了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查有实据,措施落实查有实证,走村入户查有记录和扶贫项目有查可寻等,真实记录了扶贫的轨迹,对原有扶贫资料存在的问题全部进行了“清零”。
严筛选 切实际 落实扶贫措施
在帮扶过程中,驻村工作队结合中村村与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情况,将相应的帮扶措施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做到精准施策。
享受易地搬迁的有4户13人,现已全部搬迁到金村镇金福苑小区。享受低保政策的有3户3人;小额金融帮扶措施的7户7人;签订“双签约”8户;五保户1户1人。“三保险三救助”落实到了相关的人员,为刘玉珍救助轮椅一台,王明旺拐杖一幅。为贫困户王海梅、张春根安置就业岗位,易地搬迁户张菊叶说:“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我现在还住在偏远山村内的危房内,现在住着有暖气的房子,不再到冬天受冻了.....”,真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无儿无女的赵海发,住进了养老院,解决了无人养老的后顾之忧。
听民心 集民意 改善基础设施
在村情民意走访中,我们注重收集贫困户、村民所关心的事情,急需解决的事情,解决他们的难事、揪心事和烦心事等。
我们驻村工作队根据收集的村情民意,一年一个项目来落实。
脱贫攻坚以来,总投入资金10多万元,清理村内村外陈年垃圾60吨;修建了150平方米的景观围墙,种植了景观树,改善了环境卫生;修建护坡200平方米,保障了村民生活安全;投入资金约10万元,修建了780平方米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起了农家书屋,藏书约3000册;投入资金13万元,对全村的水网进行了改造,户户吃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修建田间道路14公里,方便了村民耕种;投入资金3.97万元,维修了村卫生所,投入资金3.90万元,维修了村委办公用房;投入资金260万元,对中村村到石金村的3.7公里进行了铺设,解决了出行难题。投入资金10.5万元,硬化地面,维护墙立面,修建公厕1个和绿化场地等,完成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工程。
去年,在修好中村村至石金自然村的道路后,村民贺某拉着白亚平局长的手动情地说:“是你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出行难题,终于结束了走“搓板路”的过去,了却了我们10多年的心愿......”
转观念 寻项目 取得双䊨效益
面对传统的种植业已经不能给村集体、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突破增收的“瓶颈”,急需在新的收入增长点上做文章,积极申请光伏扶贫项目,总投入资金25万元,安装30千瓦光伏,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2-1.3万元的收入。
泽州县柳树口镇中村村集体原有土地140亩,以前以种植小麦为主。2018年,国家取消直补款后,继续种植小麦基本没有纯收入,必须舍去以往传统的耕作方式,通过流转土地经营,盘活土地使用,让土地生金出银。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决定,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开始了寻找合作方,最终把140亩村集体土地租赁给一家辣椒种植公司种植辣椒,带动了20多名村民务工收入20多万元,邻村村民增收4万余元,中村村集体增收8.4万元。
扛压力 顶阻力 攻坚逆向而行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役,冲锋号已经吹响,尤其到了决胜完胜的阶段,一刻也不能松懈。特别是今年的疫情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除了要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脱贫攻坚工作还不能落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滋味。
为交好“总账”,工作队围绕“十项清零”工作,认真自查,补短板强弱项,按照时间节点 ,把“清零”工作落到实处,7名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已有5人参加了社会就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脱贫工作有压力,能够扛得住,但来自个别村民的刁难,让人十分分神、无奈,无论来自哪方的压力和阻力,工作队都没有退缩过,没有害怕过,心里装的只有脱贫攻坚,有利于脱贫的事,坚决干,不利于脱贫的事,决不干。
在决战完胜阶段,工作队将以百倍信心,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为打䊨脱贫攻坚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孙爱国 司小光)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