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小康晋城

点燃太行山上脱贫攻坚的星星之火

——记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扶贫帮扶工作

时间: 2020年12月09日11:57 来源: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讯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扶贫帮扶中派驻出三支驻村工作队,分别对泽州、陵川和阳城三个县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从2015年开始,三支帮扶工作队分别进驻到太行山的三个小村庄里,心系单位重托,肩负扶贫重担,开起帮扶工作。五年中,派驻工作队2批20余人次,第一书记6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帮扶责任人118人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82万元,间接引进资金167万元,发展产业项目8个,帮扶贫困户107户254人。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三个帮扶的贫困村发生了明显变化:强化基层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发展产业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村民收入;落实帮扶措施,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加强资金投入,巩固了基础设施;推动提升工程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风貌等。

 

扶贫专题 班子常开常研

 

 

精准帮扶,是对扶贫工作全新的考验。该局领导班子按照晋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帮扶村的实际出发,班子带头抓攻坚,坚持扶贫工作专题专议,加强扶贫调研,跟踪产业项目实施和对症落实帮扶举施,为确保帮扶成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专题研究常态化、调查研究常态化和跟踪目标常态化,推动了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扶贫问题的解决速度和提升了帮扶工作的成效。

 

扶贫工作专题专议,成为了局领导班子的常态化重点研究课题,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具有针对性的议题,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入脱贫攻坚阶段后,扶贫专题研究更倾注了该局领导班子的心血,经常研究脱贫攻坚难题,解决存在的问题。今年召开了帮扶资金使用、产业项目提升和疫情防疫工作等专题会议,及时指导驻村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局临危不惧,专题研究如何做好预防新冠肺炎期间的帮扶工作,有条不紊地指挥三支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村疫情防治,协助村两委统计从武汉入晋人员,监督居家隔离;协调消毒防毒用品,加强预防工作;严防设守,把好村里人员进出关。

 

深入开展帮扶调研,是推进帮扶成效的关键。白亚平局长抓住进村入户调研的契机,常带领班子成员到泽州、阳城和陵川三个帮扶点开展调研工作。

 

2018年元月,在开年之际,白亚平局长与班子成员走进了泽州县柳树口镇中村村调研,结合本村实际,与新换届的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对扶贫帮扶工作进行了讨论。希望他们早谋划、早着手,携手共进,共谋美丽乡村建设;抢抓机遇,共创活力乡村建设;重塑乡风,共推文明乡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跟踪帮扶目标任务,重点在落实。为此,该局由三个副处局包村工作队长分别主要负责跟踪掌握三个帮扶村目标任务的进展、落实情况。

 

今年是决战决胜年,白亚平局长提出了三个“看住”目标任务,即:看住扶贫目标,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准,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看住“两个五”,村集体收入突破5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千元;看住扶贫资金,资金使用经得起检查,资金投入项目经得起检验。

 

每月,各包村工作队长到村跟踪目标任务,与驻村工作队一起落实各项任务,帮扶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项目落地 产业初步形成

 

 

在扶贫帮扶期间,该局把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不断增加贫困户、村民的收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依托帮扶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发挥能动作用,使光伏、加工和旅游等多种产业项目在三个帮扶村落地生根,初具规模,成为了村集体、村民和贫困户增收的支柱。

 

泽州中村村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多的优势,2019年将140亩土地流转,当年就为村集体增收4.2万元,增加劳动就业岗位30多个,贫困户和村民增收10余万元。

 

同时,积极争取产业项目,2017年村集体建起了30千瓦的光伏电站,年收入达1.2--1.3万元。

 

阳城六甲村农民种植的小杂粮品种优、口感好和数量多,为把小杂粮能够销售出去,投资50万元建起了小杂粮加工厂,将小杂粮投放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约500元,带动贫困户46户98人,户均增收(或受益)2000元。

 

该局还投资5.25万元,用于油用牡丹种植和连翘种植项目,分别带动贫困户14户均增收500余元和21户均增收800余元。

 

陵川马武寨村拥有“小江南”优美自然风光,随着“太行一号”公路的开通,该局抓住时机,引导村两委发展农林文旅康阳光产业。以“徒步南太行,激情马武寨”为主题,挖掘马武寨原生态、历史文化等元素,全力打造南太行旅游名片,使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投资55万元修建的1800平方米停车场和农家乐等旅游硬件设施,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51户贫困户均增收400元。还投资3.4万元帮助9户贫困户发展起了养蜂产业,户均增收800元。

 

真情融入 共建文明乡风

 

 

该局在帮扶中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还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倾情帮扶与村民共同创建新的乡风乡俗。

 

在去年的全国“扶贫日”活动中,该局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深入到中村村开展了“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参加群众劳动和入户访贫等活动。从中村村走出的赵双选老英雄乘坐一号礼宾车中参加了“致敬”方阵游行。该局由局长带队,组织了各支部书记和帮扶责任人走进中村村倾听英雄事迹,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活动。学习英雄赵双选在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等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一心向党和一心为党的朴素情怀。并倡导党员干部在全村发起向英雄学习的行动,继承和发扬革命意志,树立起尊重英雄、致敬英雄新风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辣椒地里,该局的党员干部与村民共同劳动,一边和他们摘辣椒,一边了解种植辣椒增收情况,激发他们的内心动力,鼓励他们要用双手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贫困户王海梅仅参加种植辣椒劳动一项到现在已突破5000元的收入。看到辣椒种植给他们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党员干部也干得十分起劲。

 

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该局组织党员干部带着糯米、粽叶和红枣等食材,与村民共建“淡淡粽香 浓浓乡情”联谊活动,一起包粽子,庆佳节。为村民朗诵了屈原的《楚辞·九章》,把传统文化送入乡村,扎根乡土。中秋节为90多岁刘玉珍等老人送去了月饼,带来了党的关心和温暖。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村民形成传承传统美德的良好风气。

 

解难济困 符合群众利益

 

 

该局利用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收集的村情民意,对在道路、饮水、看病和农产品销售存在的实际难题,精心梳理,对症下药,解难济困。

 

去年8月份,该局组织医疗机构、企业走进帮扶村开展“三送、两搭建”活动,进一进巩固帮扶成果,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送服务、送文化、送健康”三送活动,为村群众提供了量血压、测血糖和心电图等基础检测;内、外科医生和中医科医生为常年在村的群众检查了身体,查看了病情;腰腿疼痛专科医生进行专项检查。给常住村群众检查300多人次,心电图和血压检测500多人次,开处方100多人次,指导正确用药50人次。为村群众送上板蓝板颗粒、夏桑菊颗粒等无处方药品6种,雨伞、洗衣粉和洗洁精等5种生活用品。局机关各党支部把“党日活动”开在帮扶村,向村群众宣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等法律法规知识。

 

搭建的“就业平台、农副产品销售平台”解决帮扶村村民、及子女的就业问题,和农副产品销售问题。他们邀请了神利、龙泰、龙谷仓、洁霸和翰林等大公司与村两委和村民对接,提供了酒店、销售、服装、物流运输和网营等多种形式劳动就业岗位,解决不同类型村群众的就业难问题。龙谷仓有限公司对村上的农副产品提供销售服务。

 

消费扶贫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最简捷有效的帮扶举措。该局组织党员干部到村入户对接,主动购买帮扶村的核桃、木耳、土鸡蛋和小米等农产品约11万余元,购置扶贫产品面粉、食用油等约5万元。

 

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局协助修路3.7公里,解决了出行难题;新建500方调节池一座,50方水源池一座,实施水网改造,解决了182户290 人安全用水问题。

 

脱贫攻坚 精兵强将出战

 

 

目标任务确定以后,人是关键因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局选择政治思想过硬、心理素质过硬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人员充实到三个帮扶村,担负起驻村帮扶的重任。5年的驻村帮扶工作,该局派驻两批20余人次驻村工作队,他们在驻村帮扶岗位上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和担当责任,成为脱贫攻坚上线上的尖兵。

 

脱贫攻坚事事要做到“精准”。他们不论在“回头看”、“再回头看”,还是在“动态调整”等阶段,都在“精准”上下硬功,严格做到“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等。

 

他们严格执行“五天四夜”,坚守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白加黑,“5+2”成了工作常态,没有人喊苦叫累,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全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以过硬的脱贫成效,交好“总账”。

 

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三个帮扶村都摘掉了贫困帽,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完成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攻坚任务。

 

该局派驻的三支驻村帮扶工作队犹如星星之火,点燃在太行山深山中的小村庄里,燃烧着不息的光和热,与成千上万枚的星星之火,燃起了脱贫攻坚燎原之势。(孙爱国 司晓光)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