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山西新闻网晋城频道讯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朝诗人罗隐的一首《蜂》,赞美了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胡底乡前岭村贫困户王守顿一家,正是罗隐笔下蜜蜂的真实写照。王守顿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通过开展蜜蜂养殖,利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销售,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铺就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脱贫致富之路。
“好消息!自产自销,纯正的原生态蜂蜜来了!好吃不贵,价格实惠……”胡底乡前岭村驻村工作队帮助销售王守顿的蜂蜜这样介绍。
见到王守顿的第一面,大家就感受到这个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晒得黝黑的皮肤微微发红,常年做农活的双手十分有力,坚定的眼神让人过目不忘。今年快70岁的他,二级残疾,妻子患有慢性病,腿脚也不方便,家中儿女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只有夫妻俩。说起他们一家,扶贫队和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
困难面前,王守顿选择自立、自强。“养蜂本钱少,技术好学,蜂蜜不愁卖。”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王守顿决定养殖蜜蜂。2017年,他从附近有经验的蜂农那里学习了养蜂技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热酷暑,他都细心看守着蜜蜂采蜜,从不松懈。为了节省成本,他还自学了木工技术,自己做蜂箱。经过三年的时间,蜜蜂从最初的5箱发展到20箱,年纯收入较之前增加2000余元。
养蜂被蜇是常见的事儿,去年6月的一天早上,王守顿下地干活前去查看蜂箱,因为着急没戴防蜇帽,刚掀开蜂箱盖,左眼皮就被蜜蜂蜇到了,当时左眼肿的几乎看不到东西,可并没有耽误他去地里干活,两天后被蜇的地方才消肿。但每次看蜂蜜的时候,王守顿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要把我的经历讲给更多的人听,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不要灰心,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不怕吃苦,勤劳点儿,一定能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王守顿信心满满地说。自从养了蜜蜂,他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村民问他:“你觉得是蜂蜜甜还是现在的生活甜?”王守顿脱口而出:“现在的生活比蜜还甜”,声音洪亮,眼神坚定。
“今年,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预计养蜂纯利润能达2万余元。”王守顿开心地说。驻村帮扶队说道,“他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在忙,非常努力上进,我们也很感动,看到他一家不等不靠,完全靠自己努力去改善生活,感觉到我们的努力也是有回报的,我们也非常乐于去帮助像他们这样的人。”
扶贫扶志扶智,在通往脱贫的道路上,只要心中的大山屹立不倒,不管大风大浪,任何苦难都将被粉碎,在王守顿身上有着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力量,相信等待他的未来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孙爱国)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