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小康晋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

时间: 2021年01月21日10:58 来源:晋城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元旦期间刚卖了37头猪,收入很不错。”新年伊始,刚刚卖出一批生猪的陵川县附城镇下东河村村民秦红玲没有停歇,在核算完自己过去一年的收入账之后,便组织合作社社员开始打扫猪舍、加工饲料,为即将开始的补栏做准备。

 

秦红玲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各方帮扶下,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带头搞起了养殖业。然而,从最初的十多头猪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头猪,秦红玲的脱贫路走得并不顺当。2017年,受生猪市场影响,他的猪场近200头猪卖不出去,欠下了十几万元的饲料款。屋漏偏逢连阴雨,一筹莫展的秦红玲又由于自己的疏忽,造成了小儿子手部残疾。家庭事业的双重打击,让秦红玲动了放弃的念头。

 

在了解到秦红玲的情况后,驻村第一书记张玉春积极协调,帮助秦红玲贷到了1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解决了资金困难;又帮助他参加市、县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了养殖水平。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扶下,秦红玲坚持干下来,养猪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致富带头人。

 

致富不忘乡里人。脱了贫的秦红玲积极带动村里5户贫困户到猪场打工,促进了他们增收。在猪场打工的贫困户王雪雷说:“我种了十来亩地,农闲的时候就来猪场打零工,一年能挣七八千块钱补贴家用。”

 

2020年,秦红玲又投资3万余元购置了玉米加工机、饲料加工机,并高出市场价与村民签订了玉米收购协议,将收购来的玉米用于加工饲料,不仅实现了猪场饲料的自给自足,还解决了老百姓的玉米销售难题。村民冯二红说:“去年由于玉米价格不稳定,一直没有卖。红玲的收购价很合理,我一下就卖掉了全部玉米。”

 

看着村里的留守妇女、老人和一些撂荒土地,秦红玲又有了新的想法。“今年计划再修建一排猪圈,把猪场规模扩大到年出栏500头,带动村民把土地流转起来,多挣些钱,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吴艳斐 靳韶宇)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