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环保工作事关全局。当前打赢打胜“冬防”这场硬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目前这场硬仗已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全市上下必须提高站位,咬定目标,迎难而上,不折不扣把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一天一天算,一小时一小时拼,一微克一微克减,坚决打赢打胜“冬防”这场硬仗,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研究表明,恶劣的空气,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影响,可能引发很多呼吸道疾病。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防控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对于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防止呼吸道疾病发生,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好的生态环境还是打造旅游康养目的地的必然要求,晋城市要着力推动旅游、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就必须尽快补齐环保这一短板弱项,如果空气质量不过关,是无法吸引游客的,更不可能成为“文旅康养的目的地”。
为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从2021年9月起至今年3月底,晋城市根据中央、省里统一部署,开展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明确要求大气污染物主要浓度指标要有明显改善。经过几个月的治理,我们取得一定成效。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环境空气质量还不够好,各项污染指标也与确定的目标任务还有一定距离,完成确定的目标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可以说,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不等人,当前已到了最后的收官阶段、决战时刻,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全市上下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坚定必胜信心,全力以赴投入决战中,采取超常规举措,把大气污染物浓度指标降下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更多新鲜的空气。
坚决打赢打胜“冬防”这场硬仗,必须聚焦问题,对症下药。从晋城市实际来看,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和臭氧、PM10等。原因主要在于:工业围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市区周边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依然较高,部分行业落后产能尚未完全淘汰,散乱污企业仍然存在,交通运输污染、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大气污染就难以根本好转。因此,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果断施策,从细处入手,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认真整改,该改的改、该关的关、该搬的搬,该升级的升级。总之,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达标排放,安全生产、绿色生产。
坚决打赢打胜“冬防”这场硬仗,必须把握关键,精准施策。针对当前晋城市大气污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十大任务、十项机制”要求,重点从工业企业、社会面两个方面发力,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工业企业治理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布局,严控“两高”项目上马,倒逼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尽快完成提标改造、提档升级,实现达标排放、绿色发展;要严厉打击偷排、超排及数据造假行为,坚决取缔土小企业。社会化管控方面,要加快推进“公转铁”,强化机动车辆污染管控,强化扬尘综合管控和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严禁露天烧烤、露天焚烧、露天喷涂等。通过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把污染指数降下来,让晋城拥有更多蓝天白云。
坚决打赢打胜“冬防”这场硬仗,必须全方位动员,形成强大合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整治大气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城区要重点在社会化管控方面持续发力;泽州县要突出抓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各类企业要扛起主体责任,切实增强“不转型就没有出路、转型慢了也没有出路”的紧迫感,主动谋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相关单位要扛起部门责任,牢固树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意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响应号召,积极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积极举报环保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参与环保攻坚的强大合力,用实际行动为整治大气污染贡献力量。
治理大气污染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全市上下一定要牢固树立“交账”意识,保持定力、咬定牙关,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力打赢打胜“冬防”硬仗,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让美丽晋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