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12月2日上午,在晋城高平市石末乡侯庄村赵家大院前,许多村民围在一通条形石碑前上下打量、仔细端详。
这通石碑是流失在外近30年的“赵氏牌坊石匾”,石匾上的字体清晰可见:“诰封奉直大夫布政使经历加二级赵文熙、诰封奉直大夫布政司经历加二级赵涵、勅受修职郎军功议叙后补主簿赵秉健、敕授儒林郎布政司理问赵兰袭、诰授奉直大夫布政司经历加二级赵凤全。”
2021年11月,高平市爱心人士张秀荣听说高平市侯庄村的重要文物“赵氏牌坊石匾”流失出村,并有外地人欲高价买走。为了文物不被流失,在高平市文保志愿者的协助下,张秀荣迅速行动,果断出资将此文物回购,并在高平市文物部门见证监督下,无偿捐赠回高平市侯庄村妥善保存。
侯庄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赵氏牌坊石匾”是该村赵氏家族牌坊上的石匾。目前,现存石匾虽有破损,但石匾上的文字所记载的信息却非常完整。
据介绍,石匾上的文字记载了侯庄赵氏家族三代人封授官职情况,对于研究古代牌坊文化和侯庄老南院赵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平侯庄赵氏石牌坊立于清中期,高大的石牌坊原来矗立于侯庄赵氏祠堂大门前。上世纪90年代,石牌坊被拆毁,牌坊上的核心构件石匾额去向不明,近30年来从未面世。
2020年10月,晋城市文保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国瑞在当地古玩市场上发现侯庄“赵氏牌坊石匾”后,于是掀起“让文物回家”的爱心活动。高平市爱心人士张秀荣得知此消息,主动联系,积极沟通,并承担全部费用,使得这通珍贵的石匾得以重归故里。
侯庄“赵氏牌坊石匾”回归故里,是高平市民间文保志愿者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文物保护的又一件成功案例,是对当地文物保护事业的有益尝试和实践。
据介绍,张秀荣是山西大太行影视文化传媒公司经理,高平市“爱在身边”志愿服务队理事长,高平市政协委员,近年来获得了高平好人、晋城好人、感动百姓山西乡村爱心大使提名奖等荣誉。
“这块牌坊石匾,有很大的文化价值。我本身也是做文化传媒的,对咱们的文化、文物有保护的情怀,我觉得让当地的文物保护好,留存下来,就等于是保留了一段文化,还原了一个文化故事。”在当天的捐赠现场,张秀荣女士将“赵氏牌坊石匾”捐赠给侯庄村。
“当前,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氛围日益浓厚,关注文物、保护文物的热心人士不断增多,涌现了诸多像张秀荣、王国瑞式的爱心人士,他们高尚的文物情怀、无私奉献的善举值得大家学习和倡导。”高平市副市长李琳在讲话中时表示,举行隆重的文物捐赠仪式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于保护家乡文物的共识,带动更多的文物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文物保护的队伍中来。衷心希望文物部门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社会人士加入到文物保护的团队中来;希望各级媒体强化舆论宣传,坚持正面引导,弘扬文物善举,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为全市文物事业繁荣发展营造浓厚氛围。(李吉毅)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