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网舆情 视听晋城 视觉晋城 晋城历史 民俗风情 凤城人物 本土文化
- 晋城要闻 领导资料 今日网事 魅力城市 美丽乡村 美食特产 旅游指南
- 监督声音 民生热点 县区播报 小康晋城 转型晋城 法治晋城 廉洁晋城

“奶奶,我属马,我要这个小马。”“奶奶奶奶,我喜欢小兔子,我要这个。”……今年端午节这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大包自己缝制的香包来到了阳城县上芹村文化广场,免费送给小朋友们。五颜六色、造型别致的香包格外惹人喜爱,不一会儿就被一抢而空。
“大娘的手太巧了,缝的香包十分精致,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这几年快到端午,我都会替孩子提前向石大娘‘订’香包。”张女士感叹地说。
“缝制香包是我的爱好,我就是要把最美好、最真切的祝福缝进香包,让孩子们佩戴,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将中国这个传统习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老人叫石书霞,是阳城县的退休干部,已经70多岁了。每年端午节前,她都会亲手缝制三四十个香包送给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这个习惯已坚持了20多年。
石书霞老人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心灵手巧,酷爱书画、剪纸、刺绣、编织、布贴画、立体纸艺、卡纸画、白描等,香包缝制手艺更是一绝。在她的家中,一张不大的小桌子就是她的工作室,桌上放着剪刀、线团、大小不一的缝衣针、绳子、流苏等,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珠子、花朵、彩纸等饰品。屋子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香草味,沁人心脾。
说起做香包,石书霞现场就给我们演示起来:裁布料、剪图案、绣花样、缝形状、装香料、做吊穗、穿珠子,每一个步骤她都颇有讲究、一丝不苟。“传统香包里装有艾叶、雄黄、细辛、白芷、丁香、甘松、苍术、高本等中草药和各种香料,既能除秽避邪、驱虫防蚊,还能抑制病菌的生长,发出持久的香味,让人神清气爽。”石书霞老人边做边讲解,“希望通过小小的香包传递亲情、友情和乡情,给大家带来平安、快乐、幸福,做这个我就图个开心。”石书霞老人发出爽朗的笑声。
为何喜欢做香包,石书霞说,年轻的时候就爱缝制一些小玩意儿,尤其是香包,由于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做手工活。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她又重拾针线缝制香包,每到端午节,她都会动手做香包,做的时间长了,也就越来越熟练了。
石书霞缝制的香包花样繁多,有福袋、人物、十二生肖等……个个精巧别致,让人爱不释手。在缝制传统香包的过程中,石书霞老人还十分注重创新,她擅长把剪纸、刺绣、布贴画等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造型新颖、种类多样、五彩斑斓。那栩栩如生的象、兔、猪,吸收少数民族制作风格的“少男少女”剪纸图案和布贴画,与众不同,十分精巧。小猴子的头像是立体纸艺造型,眼睛、眉毛、嘴巴、耳朵用刺绣针法,如同一只小精灵。“孩子们是什么属相随便挑,这不仅是我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里面还有我自己独特的方法,自己都越看越喜欢。”石书霞笑着说。
小小香包寄托着人们的爱意和美好心愿,自制香包既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还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许多乐趣。这是石书霞老人的真实写照。“希望这种传统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这也是老人最大的心愿。(白军社 栗园园)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