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美丽乡村

高平市精绣“五彩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时间: 2020年06月18日15:35 来源:晋城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立足资源禀赋 坚持做“特”做“优”

 

白色的生猪,黄色的黄梨,红色的富硒红薯,黑色的香菇,彩色的潞绸……近年来,高平市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做“特”做“优”,精心打造“五彩农业”,蹚出了一条农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新路子,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农民增收。

 

稳产保供,打造生猪“白色”产业链。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凯永养殖为龙头,建设生猪养殖循环产业园、凯永40万头生猪扩繁、中加联合育种等一体化项目,占领行业制高点,加强对中小养殖户的帮带服务,尽快恢复生猪产能,确保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70万头以上。提升生猪屠宰产能,努力构建“饲料加工—核心育种—种猪繁育—生猪育肥—生猪屠宰—猪血加工—猪皮加工—有机肥原料生产(无害化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生猪产业链条,擦亮以“白猪”为代表的“白”颜色品牌。目前,总投资2.9亿元的生猪屠宰项目正加快推进,将于10月竣工投产,建成后年可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以上,并带动运输、粮食、仓储、畜禽产品流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提标扩面,打造黄梨“黄色”产业链。充分发挥高平大黄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势,实施农耕文化园黄梨特色产业集群、山河里幸福果园、厦普赛尔2万吨黄梨饮料加工、九康黄梨酥等项目,努力打造“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黄梨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休闲观光”的黄梨产业链,擦亮以“黄梨”为代表的“黄”颜色品牌。今年以来,前和农工商有限公司积极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黄梨种植专业合作社5个,全年将改造种植黄梨3万亩,目前已完成2.1万余亩。

 

以“硒”为贵,打造富硒红薯“红色”产业链。探索发展富硒功能农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依托“一院两站”技术支撑,重点实施农耕文化园甘薯标准化种植加工项目,强龙头、联农户、扩规模,构建“两核、三片区”的空间布局,即“石末乡、河西镇”2个核心区,“北诗镇、原村乡、米山镇”3个片区,年内富硒红薯产业规模达3万亩,擦亮以“红薯”为代表的“红”颜色品牌。在本月“晋城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节”上,高平市晋宝绿珍推出的“薯九妹”酸辣红薯粉、有机红薯粉条等成为备受欢迎的“网红产品”,短短两小时内成交6210单,营业额达25万元。

 

提质增放,打造菌类“黑色”产业链。积极引导蔬菜产业向高端精致农业发展,着力提档升级,继续加强产销对接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全国夏秋蔬菜优势生产区。以金田农业智能化香菇种植技术为牵引,大力发展香菇种植和加工产业,擦亮以“香菇”为代表的“黑”颜色品牌。去年以来,高平把种植香菇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产业,带动了东靳寨村、野沟村等3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90户273名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融合发展,打造丝绸深加工“彩色”产业链。潞绸“御供明清五百年”,是中国北方丝绸的代表,2014年潞绸手工织造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吉利尔潞绸集团是潞绸织造技艺唯一的传承单位。吉利尔潞绸挖掘北方“送婚被”等特色文化,推出真丝印染、提花、手绣等系列新娘被等拳头产品,逐步打开了高端定制市场,擦亮了以“多彩丝绸”为代表的“彩”颜色品牌。今年以来,吉利尔潞绸立足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聚集打造“农、工、文、旅”一体的潞绸特色小镇。在“晋城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节”上,价值20多万的潞绸手绣新娘被被“秒杀”,成为全场最大的亮点之一。(邵虹 冯彬相)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