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 >> 地市频道 >> 晋城频道 >> 转型晋城

【转型出雏型 建设新晋城】

晋城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加快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

时间: 2021年04月28日16:26 来源:晋城新闻网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 围绕“路”,加快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路面及附属工程主线建设进度,确保今年8月底前建成通车

 

● 围绕“景”,科学设置骑行道、步行道、综合慢行道,打造“人、车、路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观系统”

 

● 围绕“村”,环线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逐村精准梳理、整体对标提升,确保全部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

 

● 围绕“业”,完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布局,探索“一村一品”产业路径

 

近日,市政府印发《2021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21年年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道路及附属景观系统全部建成,途经乡(镇、办)“一乡一特”产业布局全部完成,实现路成、景观成、产业布局成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三成一提升”目标。

 

《方案》提出,依托总长581.8公里、贯通6县(市、区)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聚焦途经的34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牵引,“路、景、村、业”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率先在全省走出一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打造一条富有晋城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到2021年底,全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道路及附属景观系统全部建成,沿线1公里范围内村(社区)全部达到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及以上标准,途经乡(镇、办)“一乡一特”产业布局全部完成,实现路成、景观成、产业布局成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的“三成一提升”目标,成为全省太行板块精品旅游公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样板。

 

方案明确四方面重点任务:

 

围绕“路”,确保环线建成通车,谋划推进支线建设,对标时间节点,加快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路面及附属工程主线建设进度,确保今年8月底前建成通车;加大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主线与沿线旅游景区、重点村连接支线的谋划建设力度,加快形成“一主多支”的循环路网,最大限度发挥环线主线的带动辐射效应。

 

围绕“景”,配套建成景观系统,强化沿线风貌管控。科学设置骑行道、步行道、综合慢行道,打造“慢行系统”;坚持“驿站进村、服务区在村”的思路,打造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的“服务系统”;实施景观绿化和生态修复,打造“人、车、路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景观系统”;突出重要景区景点、村庄产业、交通路网,打造“指路、指景、指村、指产”标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统筹整合林业生态等政策,对环线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农田进行绿化美化彩化财化。严格管控沿线风貌,对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季节性河渠沟塘,系统推进治理修复,确保可视范围内无残垣断壁、淤积垃圾、裸露荒地;对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村庄,因地制宜推进风貌管控,通过拆除整治一批、保护提升一批、盘活利用一批,实现路村相宜、景村相融。

 

围绕“村”,整体改善人居环境,开展综合治理示范。整体对标提升,环线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逐村精准梳理、整体对标提升,确保全部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标准。开展综合示范,2021年在环线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中,首批选择50个发展基础较好、群众意愿强烈、班子团结有力的行政村,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对供排水、垃圾治理、改厕、用电、取暖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一体推进,启动开展综合示范、探索总结模式经验,带动全市村庄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围绕“业”,因地制宜布局产业,探索多元振兴路径。完善“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全链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泽州县杂粮、中药材,高平市黄梨、红薯、生猪,阳城县优质小米、蚕桑、中药材,陵川县中药材、露地蔬菜,沁水县设施蔬菜、蜂蜜等产业定位,加强产业培育和聚集;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布局,以乡(镇、办)为产业集聚平台,承接县域产业定位、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应用现代科技,着力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上提升发力,布局建设规模标准生产基地、仓储物流配套设施,开展农业加工主体和生产技术提档升级行动;探索“一村一品”产业路径,以村为产业打造单元,重点打造一批不同功能定位、业态模式、层次标准的特色专业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欣)

(责编:张文卫、郗涛)
分享到: 评论:

推荐阅读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山西省政府法制办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片新闻
商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