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强动能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
向“新”而行强动能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
初秋的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匠工业园区,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山西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加紧装配充电桩,全力保障订单按期交付。作为研发制造通讯、家电、汽车等多领域印刷电路板组件集成块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不仅是晋城光机电产业集群的重要一员,更是全省产能最大的充电桩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达10%。目前,企业拥有3条直流充电桩组装线、2条交流充电桩组装线,年产直流充电桩超2万台。
近年来,该公司深耕新能源赛道,成功与比亚迪等国内顶尖车企达成合作,成为其电子电路板组装生产供应商。“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抢占新赛道。”公司副总经理姚斌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充电桩需求日益迫切,企业将瞄准一流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生产设备升级,以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在山西星心半导体科技公司1.2万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内,1700台LED灯珠生产线整齐排列,设备运行灯不停闪烁,如“小米粒”般的发光芯片源源不断地产出。这家集LED系列产品与半导体产品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拥有1000条LED灯珠封装线、30条LED模组生产线,设计产能为年产400亿粒LED灯珠和300万片LED模组,满负荷生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当前LED大屏需求激增,客户对产品‘质’与‘量’的要求持续提升。”公司董事长李飞介绍,凭借过硬品质,企业已成为京东方、利亚德等行业龙头的供应商,订单纷至沓来。下一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筹划建设5G技术+工业4.0高标准智能化生产线二期项目,打造从原材料到模组生产的全产业链生态。
像英特丽、星心半导体这样的企业,在晋城经开区并非个例。丰鸿、智绘沧穹、中科创源、长坤电子等一大批光机电企业在此安心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晋城经开区深耕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三条特色产业链”,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30余个,其中70%来自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富士康为龙头的“1+130”光机电产业集群。如今,这里的光机电产值已突破700亿元,五年年均增速达37%;工业增加值总量及拉动贡献在全省71个工业类开发区中连续三年位居榜首;工业投资增速30.5%,是目标值的2.35倍,发展水平稳居全省前列。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政策供给、招商模式的持续创新,以及产业基础配套的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对标一流地区,推出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8方面128条政策举措,提供近30亿元资金支持,有效破解了“职能定位”“有钱干事”“有权干事”等开发区发展的瓶颈。晋城经开区则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出台“以投促进24条”“风险补偿28条”等产业政策,构建起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全生命周期创新体系、系统化产业政策体系、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从“四个方面”重塑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撑体系,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项目招引质量,开发区聚焦光机电新质生产力,探索飞地招商、场景招商、成本招商等七种模式,建立“招落一体”机制,推动光机电产业集链成群。在产业配套方面,“三链”已形成“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终端产品”的全要素生产能力,本地配套率超70%,初步构建起全链条光机电产业生态。同时,开发区出台《“1525”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方案》,围绕产业配套、资金供给、人才、物流等九大领域,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服务,将中央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为企业纾解资金难题。
展望未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锚定“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战略定位,紧盯“千亿级光机电产业集群”目标,突出“优土壤、育良种、提环境”,以优良生态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