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祥达集团
小城里的“民生大管家”,军创基因扛起社会责任
山西祥达集团
小城里的“民生大管家”,军创基因扛起社会责任
一、最新动态:政府带“采访团”走进祥达,董事长现场“交答卷”
2025年5月15日,由晋城市委宣传部、统战部、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进民企·看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祥达集团。当天,采访团一行数十人来到祥达公司3楼展厅,董事长马晋章精神抖擞地站在一副浮雕前,嗓门洪亮:"感谢市委市政府、统战部这么多年‘撑腰’!特别是统战部的领导,从政策指导到资源对接,真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人’!"
说到这儿,老马指着浮雕说:"大家看,这里雕刻的是咱公司覆盖的家政、保安、月嫂、洗衣等服务内容。公司1997年开张时只是个30平米的窗帘店,三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呢?20多个子公司,7000多员工!这可不是吹牛,全靠政府给政策、给信任!"台下掌声雷动,有记者打趣:"马总,您这‘小作坊逆袭记’能拍电视剧了吧?"
二、从窗帘小铺到“城市保姆”:祥达的“三级跳”
起点:军旅硬汉的“缝纫机创业”
老马是退伍兵出身,1989年参军,在部队里修了五年汽车,练出一身“铁打”的性子。1993年底退役后,他折腾过养猪、卖过劳保用品,赔得底儿掉也没服输。最后盯上窗帘生意——为啥?晋城窗帘卖26块一米,石家庄批发价才8块!这差价,够拼!
于是,他和战友郭朝阳凑钱开了间“长河窗帘店”。没店面?租村里30平小屋;没货车?买个二手破车翻山越岭拉货。最苦的时候,俩人通宵踩缝纫机,困了就拿凉水浇头。就这么硬扛,硬是把小窗帘店干成了晋城家居行业“头羊”。
转型:从“卖窗帘”到“管吃喝拉撒”
2006年,老马嗅到新商机——老百姓日子好了,可找个靠谱的家政、保安、月嫂比登天还难!“咱当兵的讲服务、守纪律,干这行准行!”他果断转型,带着团队承包酒店洗衣房、接物业保洁单子。2014年,祥达正式升级成集团,业务一口气扩到18个领域:物业、家政、养老、餐饮、安保……甚至承包了“饿了么”晋城配送!员工从3人暴涨到7000人,服务10万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大管家”。
秘诀:退役军人当骨干,服务对比军营
祥达的“军味儿”可不是摆设!管理层一半以上是退伍兵,保安公司清一色“迷彩小哥”,连搞卫生的阿姨培训都部队要求。2016年,集团还成立民兵应急连,山火来了扛水枪、疫情来了守卡口。老马骄傲得很:“咱的员工,拉出去个个响当当,坐下来服务是能手!”
三、“家文化”真不是口号!员工从“三无”变“六有”
祥达的员工,八成是农村来的大姐、大叔,初中毕业就算“高学历”。刚入职时,不少人自卑得不敢抬头。老马一拍桌子:“没学历咋了?咱教!没背景咋了?咱给平台!”
工资福利“碾压”同行
月嫂:普通月薪6000起,金牌的能过万,比白领还赚!
保安:站岗的月入2500,形象岗穿制服戴白手套,工资直接飙到6000!
免费福利:一日三餐管饱,子女上学给奖学金,生病住院工会救助……员工直呼:“比一家人还贴心!”
培训狠到“变态”,但真能翻身!
集团自掏腰包办职业培训学校,课程从母婴护理到炒菜修家电,全免费!员工白天上班,晚上上课,考个证还能每月多拿津贴。最牛的是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拿奖就能拿奖金,省赛冠军能拿到10000块!
真人真事:下岗女工逆袭成“全国冠军”
高平农妇司静云,以前在村里打零工,一个月挣不到2000块。2021年入职祥达当月嫂,培训时拼命学,晚上偷偷加练,三年不到就成了“全国母婴护理冠军”!现在找她带娃得提前半年预约,客户夸她:“比亲闺女还细心!”
四、政府为啥“捧”祥达?答案就俩字:担当!
抗疫救灾,祥达永远“冲最前”
2020年疫情,老马大年初一接到任务,3小时凑出370人的突击队,守卡口、运物资、扫方舱,一干就是仨月;2025年陵川山火,120号人带着锅碗瓢盆上山,一边灭火一边给救援队做饭,累瘫了也不撤。政府领导竖大拇指:“关键时刻,还得看祥达!”
帮政府“兜底”,给穷人“饭碗”
祥达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优先选择军队退役的、农村务农的、城镇失业的。光是退役军人就收了700多号,还帮7500多低收入家庭脱了贫。马晋章常说:“企业挣了钱,就得回馈老乡!”。这些年,他个人捐了18个贫困学生的学费,集团给农村修路、建学校、抗洪救灾捐了近千万。
五、未来咋干?老马说要“小而美”
别看祥达现在摊子大,老马却说要“瘦身”:“以前贪多求快,现在得做精!”具体咋搞?
家政:把“祥阿姨”品牌打到全国,月嫂个个持证上岗,服务标准超五星酒店!
养老:开康复医院,搞“医养结合”,让老人住得比家里还舒坦。
物业:保安配智能手环,保洁用无人机,小区服务“科技感”拉满!
老马撂下狠话:“谁服务不到位,直接扣我工资!”台下员工哄笑:“您放心,丢不起这人!”
结语:小城企业的“大情怀”
28年,从窗帘小铺到民生“航母”,祥达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只有实打实的苦干+良心。用老马的话说:“穿军装时保家卫国,脱了军装就保百姓饭碗!”这次政府带媒体来“探店”,既是给祥达“面子”,更是给全晋城的民营企业打了个样——只要肯担当、有温度,小企业也能活成“大明星”!(陈建国)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