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交融引航向 “六育六心”助回归

沁水司法积极打造教育帮扶品牌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晋城频道>>社会民生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沁水县司法局立足实际,着力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通过“红色教育强心、法治教育正心、道德教育润心、心理教育健心、实践教育凝心、帮扶教育暖心”六大举措,培育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六育六心”教育帮扶品牌,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矫正质效,实现了从“管得住”到“矫得好”的转变。

红色教育塑人格,增强心灵信念以红色教育为核心,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社区矫正全过程。依托沁水县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红色课堂”,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辖区内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踏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通过红色文化浸润心灵,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法治教育树底线,匡正心灵歧途以法治教育为抓手,构建“精准普法+案例警示”教育体系。在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初期开展专题法治教育,通过组织学习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警示教育案例,引导其明身份、知敬畏、守法律。定期邀请公检法干警进行同堂授课,对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赌博、贩卖毒品等常见犯罪类型,从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犯罪后果等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尊法、懂法、守法、用法。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沁水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实地参观、案例教学、现身说法等方式深度体验“失去自由”的痛苦,敲响敬畏法律、珍惜自由的“警示钟”。

道德教育明善恶,滋润心灵沃土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动社区矫正对象明德崇善。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道德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每年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在重阳节带领社区矫正对象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家中提供洒扫服务和助老服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收集并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汲取榜样力量,提升道德品质,践行善举美德。社区矫正对象潘某积极见义勇为成功搭救了一名落水者,收到落水者送来的锦旗,就是其悔过自新、积极回报社会的生动体现。

心理教育解心结,强健心灵力量以心理健康为重点,构建全流程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心灵驿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服务。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个体辅导和团体沙盘治疗,帮助矫正对象缓解焦虑和自卑情绪。身患癌症的社区矫正对象闫某某,因缓解疼痛购买毒品吸食,其间碍于朋友情面将部分毒品卖于他人,最终以贩卖毒品罪被判处刑罚。闫某入矫后心理压力极大,言行皆有“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后经过多次心理疏导,一改原先阴郁的状态变得阳光温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努力回报社会。

实践教育架桥梁,凝聚心灵认同以社会实践为纽带,积极修复社会关系。全县共打造8个公益活动基地,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护林防火、植树造林活动,定期清扫步道,维护人居环境等公益活动;根据敬老院需求和社区矫正对象特长安排其上门提供基础服务,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融入社会。

帮扶教育纾困境,温暖心灵港湾以社会力量为支点,切实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实际困难。为年老、孤寡、缺乏劳动力等经济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申请社会救助,协调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依托本地煤炭煤层气资源优势,与煤层气产业综合实训基地和县域内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为有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目前共有2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带着温暖勇敢走向新生活。

(责编:陈建国、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