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城区凤凰小学
晋城市首个“无边界校园”样本
晋城城区凤凰小学
晋城市首个“无边界校园”样本
这里不是农场,但是有松鼠、垂耳兔和正在下蛋的母鸡;这里不是博物馆,但是有蓑衣、石磨和草鞋……走进城区凤凰城小学的农趣乐园,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风景随即映入眼帘,而这样美丽的景象不只是凤凰小学的孩子们独享。据了解,自去年9月招生办学以来,这个学校已经陆续迎来3000余人次的观摩共享,成为我市首个“无边界校园”样本。
从校园建筑设计到课程体系设置,从评价机制到育人共同体,凤凰小学努力用自己的教育理想践行着“教育可能性”的本质内涵。
空间共享
从“知识容器”到“教育共同体”
据了解,每周二和周五,凤凰小学都会定向接待周边学校、幼儿园及社区团体公益研学,每周六则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包括校园的图书馆、科技馆、农趣乐园等核心场馆。
在图书馆,传统书架被改造成环形阅读岛,周边社区居民也可以带着绘本走进“亲子共读角”,畅享阅读的快乐;在科技馆,航天航空科普等四个特色展区人头攒动,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参观者开心地体验着科技的奇妙。
凤凰小学老师李苗苗激动地说:“学校不再是‘教育孤岛’,‘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理想正在实现。我们万分乐意‘校家社’协同育人,与大家共建和谐美好的‘教育共同体’。”
校园变乐园
从“分科教学”到“五育融合”
位于教学楼西南区的农趣乐园里,该校老师梁晋昆正在例行巡检。他说:“农趣乐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必须得细心检查,确保农作物茁壮生长、小动物们健康卫生。”
此外,农耕文化展馆里,犁耙和石磨在《二十四节气版画》的映衬下串联起华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密码;试验菜园子里,西红柿、黄瓜等应季蔬菜正在和风的吹拂下健康生长。
梁晋昆进一步介绍说:“爱上学校和爱上学习同等重要,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凤凰小学‘五育’全面发展,希望学生们在凤凰小学拥有受益终身的小学时光。”
评价转型
从“分数至上”到“素养生长”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在凤凰小学,这一要求正在扎实推进中。
学生档案中,取代分数排名的是《项目探究手册》;“植物档案”课程评价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共同构成评价体系。据了解,该校开办半年多来,已经陆续邀请我市名校长、名教师、社区非遗传承人、城区科技馆工程师等校外导师举办各类讲座十余场,同时,还邀请导师们为学生的项目成果撰写“成长寄语”,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见,让评价模式更立体多元。
凤凰小学校长王会军说:“最好的教育现代化,不是打造千校一面的‘样板间’,而是建设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在凤凰小学,我们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和美的教育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节奏,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凤凰小学教育者的教育梦想。”(王彪)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