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村落——泽州县下铁南村
传统古村落——泽州县下铁南村
下铁南村地处太行山脉最南端,晋豫两省交汇处,历史上曾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村落三面环山,西、北、东三面均为丘陵地貌,层层梯田环绕其间呈阶梯状分布。登高远眺,可见南面有大箕河蜿蜒流过,如玉带般环绕村庄,形成独特的自然风光。
下铁南村自然环境
下铁南村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传统建筑群集中分布,形成“四庙、四景、四岭、四沟、五窊、六坡”的历史格局。村落街巷系统呈规整的棋盘式布局,既满足了村民日常出行的实用需求,又通过纵横交错的巷道将各家各户紧密相连,构建起村落内部的社会联系,反映了古代匠人的空间营建智慧。
下铁南村格局
下铁南村保存着典型的传统合院式民居建筑群,包括上院、下院、古商铺和龙王庙等重要建筑节点。其中,传统民居院落大多为坐北朝南的一进式合院,多采用砖木结构建造。院内主体建筑多为两层,体量高大,与两侧耳房形成鲜明的主次对比。建筑功能分区明确,一层为生活起居空间,二层则用于物品储藏。屋顶以单檐硬山顶为主,铺设灰陶干搓瓦,门窗均为传统木制工艺,充分展现了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下铁南村传统民居主立面
下铁南村至今仍传承着传统柳编技艺。柳编主要采用直编、斜编、环编和螺旋编四种基础编织方法。直编是最基础的编织方式,通过将柳条以纵横交织,形成规整的网状结构,常用于制作筐、篮、箱等日常器具,具有结构牢固、实用性强的特点;斜编则更具艺术性,通过将柳条以45度角交叉编织,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环编和螺旋编则多用于制作圆形或螺旋形器物,展现出柳编技艺的多样造型能力。这些传统技艺不仅凝结了村民的智慧结晶,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2023年,下铁南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下铁南村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为抓手,对重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对普通民居进行风貌整治,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传统建筑群格局肌理,同时完善组织机构,强化监督,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村规民约,促进了村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形成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