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峰镇村集体增收各有特色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晋城频道>>三农生态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年以来,沁水县嘉峰镇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创新“一村一策、多元增收”的发展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

在郭壁村,第三期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于今年4月顺利并网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08千瓦。该村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在村委会、沁河宾馆等闲置屋顶资源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实现了“屋顶生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村光伏总装机容量达1.58兆瓦,年收益稳定在70万元以上。

秦庄村则探索出一条“支部引领、产业带动、群众受益”的共赢之路。为了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该村创新“农业+养殖”发展模式,在领办石磨面粉厂等传统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投资创办蛋鸡养殖项目。该项目由秦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沁水县沁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可容纳7万只蛋鸡。项目投产后,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还可带动1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潘河村立足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七须黄花菜”产业,种植规模达450余亩,年产量突破18万斤。2025年,村集体投资140万元建成标准化加工厂房,成立专业公司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通过“保底收购+劳务用工”模式,带动农户日均增收超100元,预计为村集体新增收益10万元,让“小黄花”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通过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创新路径,不仅破解了村集体增收难题,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嘉峰镇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嘉峰镇将继续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责编:陈建国、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