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出台金融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晋城市出台金融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本报讯 记者卢科报道:近日,我市出台金融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加强金融要素供给、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实现金融业提质增效。
加强金融要素供给。加大信贷资金投放,高效使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推行银团贷款、供应链融资模式,抢抓全国新设立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机遇,引导信贷资源向“1+5”现代产业、小微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保持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强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资金保障。扩大保险保障覆盖,推动电梯滞留救助保险项目在全省率先落地,推进政策性肉牛、肉羊综合保险试点项目实施,引导保险机构做好“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推动保险机构对蜂业、中药材、生猪保险等险种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全市农业龙头产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拓展股权融资渠道,因地制宜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加强省市县联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联合投资等方式,形成资金合力。
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保障。强化金融服务“两重”“两新”,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配套财政贴息政策,聚焦文旅、体育、餐饮住宿、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点领域,提高消费金融的便利度和覆盖面;建立项目对接长效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清单,力争全年对接率达80%。优化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十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做好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深化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聚焦“6+3”特优农业产业、专业镇,引导金融机构探索推广农业设施、畜禽活体等抵押融资,拓宽涉农主体抵质押物范围,调整提高房屋抵押贷款率,推动涉农贷款余额稳步提升。
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方面,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赋能“晋创谷·晋城”建设,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提升对接率、尽调率和授信率。打造绿色金融示范样板,聚焦清洁能源、煤化工节能改造、煤层气等绿色转型重点领域,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广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产品。深化普惠金融实践探索,优化信用保证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机制,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普惠型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余额等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送服务解难题行动,推进无还本续贷政策扩面增量,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进养老金融先行先试,支持金融机构对营业网点进行亲老适老化改造,建立老年群体金融服务绿色通道,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我市养老机构的特点,优化金融政策和产品;把握我市长期护理保险为全省唯一国家级试点机遇,高标准起步、全方位实施,打造高质量长护险晋城样板。加快数字金融发展步伐,开展银行保险机构网点饱和度调研分析,指导机构有序优化网点布局,推动金融机构运用数字化渠道和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风险管理,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
同时,围绕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方案提出鼓励市属国有企业、重点民营企业积极扩大外贸、外资领域人民币使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广力度,持续落实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举措,推动全市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逐步提高。支持上市公司用好期货市场,用好股票回购增持政策,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力争直接融资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推进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三类地方金融组织规范整治,推动地方金融组织立足主业,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主体的服务供给,切实发挥地方金融组织“毛细血管”作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严格落实“三适当”要求,完善“三全三头”消保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四位一体”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全面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线索,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分类处置风险隐患,着力攻坚存量案件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