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电诈“引流线”!
泽州公安捣毁VOIP诈骗窝点,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斩断电诈“引流线”!
泽州公安捣毁VOIP诈骗窝点,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当境外诈骗电话伪装成国内本地号码时,背后极可能是VOIP虚拟拨号技术在作祟。近日,泽州县公安局雷霆出击,成功破获一起架设VOIP设备协助电信诈骗案件,斩断了一条为诈骗分子提供技术支持的“引流线”。
精准打击:藏身居民区的VOIP窝点被端
8月1日,泽州县刑侦大队通过技术侦查锁定金村镇某小区存在VOIP诈骗设备。经连日摸排,警方确认了嫌疑人身份及窝点位置。8月4日突击行动中,嫌疑人卢某、张某闻风潜逃。民警跨省追踪至河南等多地,最终于8月7日在太原将两人抓获,现场查获作案手机20余部、手机卡200余张。
利益驱使:8000元非法佣金牵出48万元诈骗案
据调查,卢某二人通过社交平台看到“轻松赚大钱”广告后,明知可能涉及诈骗,仍于7月20日起在晋城多地架设VOIP设备。他们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通信技术支持,将境外网络信号转化为国内固话号码,致使受害者放松警惕。经查,关联诈骗案值达48万余元,卢某等人非法获利8000元。目前,二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刑事拘留。
诈骗手段揭秘:VOIP如何成为犯罪帮凶?
VOIP设备可将传统电话信号转为网络信号,诈骗分子借此远程操控国内设备拨打电话。
号码伪装:境外来电经VOIP转换后,在被害人手机上显示为国内固话号码。
隐蔽架设:
潜入医院、写字楼机房偷装设备;
冒充运营商以“安装防诈系统”为由骗老年人安装;
若固话听筒传出他人通话或频繁被陌生号码呼叫,极可能已遭设备劫持。
警方发布重要防范指南
泽州公安提醒公众:
警惕本地座机来电:诈骗分子正利用VOIP伪装成本地号码。
严守个人信息:拒接可疑客服、公检法电话,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勿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拒绝“工具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社交账号可能沦为诈骗共犯。
速报可疑情况:公检法不会电话办案或索要“安全账户”,发现异常立即拨打110。
法律警示:非法安装、使用VOIP设备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为电诈提供技术支持的黑灰产业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