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王和平:画笔下的乡土人生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晋城频道>>晋城名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仲夏的清晨,阳城县凤城镇上芹村61岁的王和平早已支起画架,对着村口的老槐树开始一天的创作。从6岁立志为爷爷画像,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从用山上捡来的树枝作画,到年创作400幅订单作品、绘制3000余平方米乡村文化墙。这位朴实的农民画家,用56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关于热爱、坚持与梦想的故事。他用手中的画笔,不仅绘就了自己的艺术人生,更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图景。

王和平在介绍自己的作品。

树枝启蒙:一个农民的绘画初心

1970年,6岁的王和平站在一位江湖画师身旁,目不转睛地观看了两个多小时。画师正依据一张2寸黑白照片为他去世的爷爷画像,但年幼的王和平总觉得“不够像真实的爷爷”。那一刻,一颗艺术的种子在这个农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我要自己学会画画,画出真实的爷爷。”这个朴素的心愿,成为王和平艺术人生的起点。

家境贫寒的王和平没有画笔画纸,就用山上捡来的树枝在地上作画。“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田间地头、鸡鸭牛羊都成为他最早的“模特”。10岁那年,父亲担心他沉迷绘画耽误学业,将他的一沓画作撕毁,严厉训斥他停止画画。但这份阻挠反而激发了王和平更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开始了“地下创作”——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偷偷画上几笔。

18岁那年,王和平终于完成了儿时的心愿——为爷爷画了一幅让父母都惊叹“十分像”的肖像。这份认可不仅是对他12年自学历程的肯定,更坚定了他将绘画进行到底的决心。没有专业指导,没有系统训练,王和平靠着对生活的观察和艺术的天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自学之路。

生活与艺术:一个打工者的创作坚持

高中毕业后,王和平进入晋东南地建公司当水泥小工。白天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晚上回到工棚,他依然坚持画画。艺术的光芒终究无法被掩盖,公司领导发现他的才华后,将他调到办公室负责打字和出黑板报。在这个新岗位上,王和平创造性地将“绘画+文字”相结合,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朴实真挚的文字记录工地上的好人好事,赢得了工友们的喜爱和赞誉。

三年后,王和平开始自主创业,将艺术与生计相结合,从事油漆、绘画、玻璃彩画、家具漆画等工作。近两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王和平开始尝试网络创作,他将自己的绘画过程拍成视频,分享到短视频平台,没想到迅速走红。网友被他作品中浓厚的乡土情怀打动,一年时间,他通过网络卖出400余件作品,收获了不少粉丝。

“我白天是农民、是工人,晚上就是画家。”王和平这样描述自己多年的双重身份。对他而言,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泥土的芬芳。

画笔振兴乡村:一个艺术家的乡土情怀

走进阳城县凤城镇的乡村,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墙绘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金黄的麦浪、嬉戏的孩童、劳作的农民、传统的民俗……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大多出自王和平之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文化墙成为美化农村环境的重要载体。王和平抓住机会,主动为周边村庄绘制文化墙。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国画的韵味,又融入了农村生活的质朴气息,很快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村民的喜爱。2023年至今,他为周边县市绘制了3000余平方米的乡村文化墙,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让自己的艺术有了用武之地。

“我出生于农村,创作的源泉来自农村。我是农民画家,理应为老百姓创作,为美丽乡村绘景,用画笔留住乡愁。”王和平的这番话道出了他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刻意的高深技巧,却能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乡土情感。从传统的中国画、油画到现代的墙绘艺术,王和平不断探索艺术表达的多样性,但始终未改的是对乡村题材的专注。他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能人”。他积极参与阳城县工艺美术协会的活动,为乡村孩子教授书画,希望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农村孩子心中。

今年,王和平的艺术生涯又迎来一重要节点——由阳城县文化和旅游局、阳城县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阳城县图书馆承办的“从农田到画田:农民画家王和平的艺术展”,于4月26日上午在阳城县图书馆展厅开展。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他56年艺术坚守的总结,更是向公众展示乡土艺术魅力的窗口。

站在上芹村的田野间,王和平正在为一面新墙打底稿。他的动作娴熟而专注,仿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位农民画家的故事,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没有华丽的技巧,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那是一种源于生活、扎根乡土、坚持不懈的力量,一种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愈发珍贵的文化力量。

(责编:陈建国、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