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上党二簧
【国家级非遗】上党二簧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上党二簧
项目类别:传统戏剧
项目级别:第三批国家级项目
分布区域:晋城城区及周边地区
代表性传承人:郭胖胖 杨海兰 樊小胖 郭海萍
保护单位:晋城市鸣凤剧团有限公司
上党二簧是上党地区的皮黄腔,本地人也称“土二簧”,主要流行于晋东南地区一带。上党二簧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一说是由汉剧衍化而成,一说是京剧受当地方言影响而成,两说均待考。从发现的清乾隆中前期的舞台题壁可知,上党二簧的传世已有二百多年。上党二 簧的传统剧目有九十多个,现存剧本有四十余部,绝大多数是折子戏, 其中生角戏为多,旦角戏甚少。剧目的名称多和京剧相同,故事梗概 也基本一致,但具体情节、某些人物的扮相及唱词有明显差别。
《打金枝》剧照
二簧戏唱腔板式变化丰富,注重唱、做两功,其中做功戏文雅朴实、 细腻逼真,唱腔圆润委婉、极富变化,为世人所喜爱。多在民间组织游艺赛事与敬神时演出。
上党二簧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挂龙灯》《取西川》《五丈原》 《清河桥》《二进宫》《女起解》《佘塘关》《玉堂春》等一百余出, 能够列出名目的有九十余出。2002 年,该团新创的剧目《留名》参加山西省小戏小品调演,获得音乐设计、剧本创作、导演等多个奖项。 2007 年以来,该团坚持每年至少排一本新戏,现已排出《打金枝》《皇 帝与门官》《玉堂春》(上、下)等多部上党二簧剧目。(来源:晋城非遗)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