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月从珏山出

山西新闻网>>地市频道>>晋城频道>>晋城名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泽州中秋习俗

项目类别:民俗

项目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项目

分布区域:泽州县珏山周边

代表性传承人:秦运转

保护单位:泽州县民间民俗研究会

月从珏山出

泽州的中秋节习俗历史悠久,据文献资料记载,珏山早在南北朝时期 就有隆重的祭月拜月习俗,至唐宋更甚。泽州中秋节习俗包括祭月、拜月 和赏月,其中祭月是该习俗的主要内容。家庭祭拜由主妇主持。祭月时, 主妇盛装打扮,小声念出祝词,祈求月亮婆婆保佑全家平安。据说这一做 法与古时战乱频发有关。战时男人在外,女人担心牵挂,却又不敢声张, 就在祭月时祈祷求福。主妇祭祀完毕,全家人依次跪拜,然后由主妇切开 团圆月饼分食。切之前要根据家里人口算好份数,灶王爷不能落下,出门 在外的也要留出一份,切好先给灶王爷,然后大家分食。

珏山“双峰捧月”自然天成 , 自古就是以中秋月文化为主 要背景的祭月、拜月、赏月胜地,素有“中国赏月名山”的美誉。 据青莲寺宋元符元年(1098)石柱题记记载:泽州通判段约同 晋城令耿敏、县尉黄叔敖等“步月临流,传觞赋诗”。金代状 元李俊民在中秋节游珏山赏月有“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 的诗句。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摩崖碑刻记载曰:“每岁中秋, 月从珏山所出。”到明、清两代,赏月之风更甚,八方文人墨 客纷至沓来,在此赏月赋诗,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 (来源:晋城非遗)

(责编:陈建国、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